FindSkin™ 的介紹區塊,真的有讓使用者更懂嗎?🧐
昨天花了一整天整理 FindSkin™ 的命名和流程之後,今天我決定再多花點時間把首頁跟膚質檢測問卷的介紹區塊做得更清楚一點。畢竟昨天睡前我還一直在想:
昨天花了一整天整理 FindSkin™ 的命名和流程之後,今天我決定再多花點時間把首頁跟膚質檢測問卷的介紹區塊做得更清楚一點。畢竟昨天睡前我還一直在想:
「Danny,你到底是想讓用戶覺得這東西很炫,還是真的想讓他們搞懂這功能在幹嘛?」
說真的,睡前想這些 UX 問題真的很容易失眠啊…😅
一開始我是想簡單丟個區塊加幾句文案就好,但當我實際開始調整的時候,才發現原本的排版真的不太行。文字密密麻麻,看起來像高中課本一樣乏味,難怪之前問卷的完成率這麼低。
於是我花了不少時間調整組件的樣式,改用 alpha 函數統一處理顏色透明度,層次感瞬間提升不少。我自己看了都覺得舒服多了,雖然 CSS 調到一半還是忍不住吐槽自己:「Danny,你確定用戶會在意這個透明度到底是 0.6 還是 0.7 嗎?是不是又在浪費時間啦?」
調完樣式後,我又回頭檢查問卷邏輯,發現之前用戶填完後雖然會自動跳轉,但如果用戶有歷史紀錄,整個認證邏輯卻沒處理好,導致重複登入時會產生奇怪的狀態。
這個問題真的讓我頭痛了好一陣子,最後決定在組件裡加一個狀態,透過這個狀態就能更明確地追蹤用戶的登入狀態跟歷史紀錄,順便也在初始化日誌裡多加了一些細節,這樣下次 debug 時可以少點猜測,多點證據。
今天最後一件事是把後端膚質檢測問卷系統的舊文檔給移除了。雖然只是刪掉幾個 markdown 檔案,但看著專案資料夾變乾淨的瞬間,心情真的莫名舒爽啊。說真的,每次刪舊文件都讓我覺得有種奇妙的療癒感,像是把過去的混亂跟猶豫都清理掉了一樣。
今天做完這些調整,我還是忍不住懷疑自己:「這些改動真的會讓用戶更懂 FindSkin™ 嗎?還是只是你自己的強迫症發作而已?」但話又說回來,如果連我自己用起來都覺得不滿意,又怎麼能期待用戶會喜歡呢?也許創業本來就是在這種自我懷疑跟堅持之間來回拉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