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檢查大改造,模型升級真的值得嗎?🤔

原本只是想稍微整理一下產品圖片的顯示,結果越看越覺得之前的顯示邏輯有點陽春,只有單一圖片顯示,缺乏錯誤處理,用戶體驗實在有點差。畢竟我們的用戶大多是品牌商,他們上傳的產品圖片往往不止一張,光是一張圖真的夠嗎?

昨天才剛從圖片處理的坑裡爬出來,今天我又忍不住回頭摸了摸產品顯示邏輯這塊。原本只是想稍微整理一下產品圖片的顯示,結果越看越覺得之前的顯示邏輯有點陽春,只有單一圖片顯示,缺乏錯誤處理,用戶體驗實在有點差。畢竟我們的用戶大多是品牌商,他們上傳的產品圖片往往不止一張,光是一張圖真的夠嗎?

於是今天花了一些時間實作了圖片輪播元件,順便加上圖片URL檢查和錯誤處理,這樣至少當圖片掛掉時不會整個頁面都炸掉(之前真的有發生過...)。做完後自己滑了一下,心裡還挺滿意的,產品詳情頁和列表頁看起來專業多了。這種調整雖然不算什麼技術大躍進,但對用戶體驗來說卻很重要,以後別再忽略這種小細節了好嗎?

說到細節,今天最燒腦的莫過於安全檢查服務的大重構。最近有用戶反映我們的安全檢查有時候會誤判,尤其是碰到一些邊緣情況時,明明很安全的成分卻被誤標成黑名單,導致用戶無法順利上傳產品資料。這種誤判問題實在有點尷尬,畢竟安全檢查是我們產品分析的底層基礎,出錯一次就會讓用戶對我們的信任打折扣。

為了搞定這個問題,我今天把原本的模型從 gpt-4o-mini 換成了最新的 gpt-4.1-nano-2025-04-14,理論上這個版本的誤判率應該會低很多,效能也有所提升。不過換模型這件事總是讓我有點焦慮,因為每次升級都有可能踩到新的坑,你真的確定這次模型換掉之後不會有其他奇怪的狀況嗎?🤔

為了避免模型升級後出現問題,我順便也優化了整個安全檢查的服務架構,新增了異步的資料庫連接方式,這樣一來高併發的情況下效能應該會穩定不少。此外,我還新增了臨時黑名單成分儲存邏輯,遇到一些邊緣案例時可以先暫存,後續人工再確認。日誌系統也重新整合了一下,現在每次的請求與回應都有更詳細的記錄,這樣日後查錯或Debug時應該會輕鬆很多。

不過說真的,這一整套改下來,光是 commit 就搞了十幾個,越改越深,越深越懷疑自己,Danny,你真的有必要搞這麼複雜嗎?但轉念一想,這種安全檢查邏輯本來就需要精細調整,畢竟這攸關用戶的信任和產品的可靠性,寧願現在花點時間搞好,也不要之後再來收拾殘局。

而且今天還把之前產品相關的縮圖處理邏輯徹底移除了,原本的縮圖欄位也從模型裡砍掉了。老實說,之前做縮圖是為了節省流量和儲存成本,但實際運行下來發現效益有限,反而增加了系統的複雜性。現在產品圖片統一處理成標準尺寸後,縮圖其實沒什麼意義了,乾脆直接砍掉,資料結構簡單點,維護起來也輕鬆多了。

寫到這裡,回頭看看這幾天的調整,心裡還是有點忐忑。模型升級、邏輯重構,這些動作看起來合理,但實際效果真的會如預期嗎?

Danny,你到底是把產品推向更好的方向,還是只是讓自己更忙而已?😂

不過嘛,創業不就是這樣嗎?你總是在一堆懷疑和猶豫之中,邊踩坑邊學習,然後再慢慢把東西變得更好一點。

Subscribe to 海博賽特日誌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email protected]
Subscribe